- 致编者:请牢记我们的域名wiki.mcbe-dev.net!
- 致编者:欢迎加入本Wiki的官方交流QQ群或Discord服务器!
- 基岩版1.19.31现已发布!(了解更多)
- Inner Core现已支持Xbox模组联机!(了解更多)
- 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到本Wiki,欢迎注册一个账户
- 点击顶部的“编辑”或“编辑源代码”按钮即可编辑当前页面
- 请知悉:在不登录时也可以编辑和新建页面,但是您当前的IP地址会记录在编辑历史中
選項[編輯]
出自Minecraft基岩版开发Wiki
此文章內容搬運自中文Minecraft Wiki頁面選項。
這些內容依據CC BY-NC-SA 3.0協定引入。原貢獻者請參見原頁面的歷史。
經過雙方編者的修改,這些內容與來源可能存在差異。
這些內容無需與來源保持同步。
選項(Options)組態Minecraft的使用者環境,其中一些額外的選項只能夠透過options.txt檔案手動修改。
基岩版[編輯]
可存取性[編輯]
本設定應為「協助工具」而不是「可存取性[原文如此]」,用於修改協助工具。
選項 | 描述 | 預設 |
---|---|---|
裝置設定文字轉語音輸出[原文如此] | 切換系統語音設定。 | 開 |
UI 文字轉語音輸出[原文如此] | 切換文字轉語音是否讀取、讀出背景介面的文字。 | 關 |
聊天文字轉語音輸出 | 切換文字轉語音是否讀取、讀出聊天訊息和指令。 | |
啟用開放聊天訊息[原文如此] | 開啟聊天訊息通知。 | 開 |
文字背景透明度 | 修改文字背景的透明度。 | 0% |
攝像機搖晃[原文如此] | 切換鏡頭是否在視角上搖晃。 | 開 |
黑暗效果強度 | 修改擁有黑暗效果時視野亮度降低的程度。 | 100% |
閃爍強度 | 修改附魔光效的透明度。 | 75% |
閃光速度 | 修改附魔光效的閃爍速度。 | 50% |
吐司通知持續時間[原文如此] | 修改彈窗在畫面上的停留時間。 | 3 秒(預設)[原文如此] |
聊天訊息持續時間 | 修改聊天訊息在畫面上的停留時間。 | 10 秒(預設值)[原文如此] |
GUI 標度修正[原文如此] | 修改GUI(圖形使用者介面)的比例,以及HUD(平視顯示器)的大小。 | 0 |
超大的新 UI[原文如此] | 切換是否啟用特大號版本的GUI。 | 關 |
VR和PlayStation VR設定[編輯]
下列選項僅在Oculus Rift、Windows Mixed Reality和PlayStation 4/5平台上使用PlayStation VR時可用。
選項 | 描述 |
---|---|
居中游標 | 切換是否將準心置於中央。 |
攝像機移動[原文如此] |
|
拍攝角度[原文如此] | 調節每次鏡頭移動的角度大小。 |
可變拍攝角度[原文如此] | 調節每次鏡頭基於右搖杆移動距離進行移動的角度大小。 |
拍攝聲音[原文如此] | 切換每次變更鏡頭移動方向時是否發出聲音。 |
移動 |
|
跳躍 |
|
沉浸模式自動跳躍 | 切換在沉浸模式下的自動跳躍功能。 |
頭部轉動 |
|
粘性開採 |
|
HUD 位置[原文如此] |
|
HUD 間距[原文如此] | 控制HUD距離玩家的視野中心有多遠。 |
手控器控制項[原文如此] | 手持的物品顯示在手柄的位置。 |
控制[編輯]
鍵盤與滑鼠[編輯]
選項 | 描述 | 預設 |
---|---|---|
相機靈敏度 | 修改轉動視角時的靈敏度。 | 60% |
望遠鏡移動速度 | 修改使用望遠鏡時轉動鏡頭的靈敏度。 | 50% |
VR UI 靈敏度[原文如此] | 修改VR模式UI中的靈敏度。 | 1.00 |
反轉Y軸 | 切換是否在向上或向下看時反轉視角。 | 關 |
自動跳躍 | 切換自動跳躍功能。 | 關 |
全鍵盤玩法 | 切換全鍵盤遊戲功能。 | 關 |
鍵盤佈局 | 設定鍵盤上所使用按鍵的功能。 |
控制器[編輯]
選項 | 描述 | 預設 |
---|---|---|
相機靈敏度 | 修改轉動視角時的靈敏度。 | 60% |
望遠鏡移動速度 | 修改使用望遠鏡時轉動鏡頭的靈敏度。 | 50% |
VR 靈敏度[原文如此] | 修改開啟VR模式時的視角靈敏度。 | 50% |
反轉Y軸 | 切換是否在向上或向下看時反轉視角。 | 關 |
自動跳躍 | 切換自動跳躍功能。 | |
隱藏控制器提示 | 切換是否隱藏控制器提示。 | |
隱藏控制器游標 | 切換是否隱藏控制器游標。 | |
清除熱鍵 | 切換整理快捷欄功能。 | |
A/B 按鈕切換[原文如此] | 切換和按鈕(在PlayStation上為和按鈕)是否互換位置。 | |
X/Y 按鈕切換[原文如此] | 切換和按鈕(在PlayStation上為和按鈕)是否互換位置。 | |
控制器游標靈敏度 | 修改轉動視角時控制器游標的靈敏度。 | 100% |
VR 自動跳躍[原文如此] | 切換VR模式的自動跳躍功能。 | 關 |
控制器佈局 | 設定控制器上所使用按鈕的功能。 |
輕觸[編輯]
選項 | 描述 | 預設 |
---|---|---|
變更控制模式 | 進入「控制模式」選單,修改所使用的觸控設計。
|
搖杆並點擊進行互動 |
自訂控件(實驗)[原文如此] | 切換是否在該選項下方顯示「自訂控件[原文如此]」按鈕,該按鈕用於進入觸摸控制自訂介面。 | 關 |
相機靈敏度 | 修改轉動視角的靈敏度。 | 60% |
望遠鏡移動速度 | 修改使用望遠鏡時轉動鏡頭的靈敏度。 | 50% |
顯示操作按鈕 | 切換是否在虛擬搖杆控制下顯示模擬滑鼠左鍵和右鍵的操作按鈕。 | 開 |
左手模式 | 切換十字鍵控制下的方向鍵位於畫面左側或右側。 | 關 |
自動跳躍 | 切換自動跳躍功能。 | 在流動裝置上預設開啟,其他平台則預設關閉 |
使用搖杆衝刺 | 切換是否在虛擬搖杆控制下顯示鎖定疾走狀態的按鈕。 | 關 |
搖杆可見性選項 | 修改搖杆的顯示方式。
|
可見的搖杆 |
搖杆透明度[原文如此] | 調節搖杆的透明度。 | 50% |
潛行 | 修改虛擬搖杆控制下鎖定潛行狀態的方式。
|
點擊按鈕一下即可潛行 |
移動選單大小 | 修改按鈕的大小。 | 50% |
打壞方塊時振動[原文如此] | 切換是否在破壞方塊時振動。 | 開 |
拆分物品時振動 | 切換是否在拆分物品堆疊時振動。 | |
延遲打破方塊(僅限創造模式) | 切換使用全螢幕控制創造模式玩家是否存在破壞方塊延時。 | |
反轉Y軸 | 切換是否在向上或向下看時反轉視角。 | 關 |
分離控制 | 選擇在十字鍵控制下使用全螢幕互動或十字準心互動。 | |
交換跳躍和潛行 | 切換十字鍵控制下的跳躍鍵和潛行鍵是否互換位置。 | |
觸摸只影響熱鍵 | 選擇是否使觸摸控制僅適用於快捷欄。 |
一般[編輯]
通用[編輯]
帳戶[編輯]
建立者[編輯]
影片[編輯]
選項 | 描述 | 預設 |
---|---|---|
亮度 | 調節遊戲亮度。 | 50% |
VR 亮度[原文如此] | ||
攝像機視角[原文如此] | 切換至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視角。 | 第一人稱 |
全螢幕 | 切換全螢幕模式時的遊戲解像度。 | 關 |
隱藏手 | 隱藏玩家的手。 | 關 |
隱藏紙娃娃 | 在畫面左上角顯示玩家的側視圖。 | 在流動裝置上預設開啟,其他平台則預設關閉 |
隱藏 HUD[原文如此] | 隱藏玩家的HUD。 | 關 |
畫面動畫 | 選擇切換UI或選單時是否有動畫。 | 開 |
HUD 透明度 | 調節HUD的透明度。 | 100% |
分屏 HUD 不透明度[原文如此] | 調節分屏遊戲時HUD的透明度。 | 100% |
變更安全區畫面[原文如此] | 調整遊戲畫面的位置。 | |
視野 | 修改玩家的視野。 | 60.00 |
拆分畫面[原文如此] | 選擇水平分屏遊戲或垂直分屏遊戲。 | 水平拆分畫面[原文如此] |
顯示自動儲存圖示 | 切換是否顯示自動儲存圖示。 | 關 |
輪廓選擇 | 選擇對準方塊時是否出現輪廓箱。 | 在流動裝置上預設關閉,其他平台則預設開啟 |
遊戲內玩家暱稱 | 切換是否在遊戲中顯示玩家名稱。 | 開 |
分屏遊戲內玩家暱稱 | 切換是否在分屏遊戲中顯示玩家名稱。 | 開 |
走路晃動 | 切換玩家在行走時是否畫面會搖晃。 | 開 |
攝像機搖晃[原文如此] | 切換鏡頭是否在視角上晃動。 | 開 |
花俏的樹葉[原文如此] | 切換樹葉是否透明。 | 開 |
華麗氣泡 | 切換氣泡柱的紋理是否與Java版相同。 | 關 |
繪製雲 | 切換是否繪製雲。 | 開 |
美麗的天空 | 切換是否顯示太陽、月亮、雲、星星和天空顏色。 | 開 |
柔和光源 | 切換柔和光源功能。 | 開 |
精美圖片[原文如此] | 切換精緻圖片功能。
注意:流暢狀態下的雲會保持其體積,但也會變得不透明。 |
開 |
FOV 可以透過遊戲指南修改[原文如此] | 切換遊戲內容是否影響視角場。 | 開 |
UI 檔案[原文如此] | 切換至經典(桌面版)或者攜帶版遊戲UI。 | 因平台而異,Android、iOS等流動裝置預設為攜帶版,其他平台則預設為經典 |
新的「你死了」畫面(實驗性) | 切換是否啟用新的死亡畫面。 | 開 |
GUI 標度修正[原文如此] | 修改GUI(圖形使用者介面)的比例,以及HUD(平視顯示器)的大小。 | 0 |
垂直同步[失效:BE 1.20.50] | 切換垂直同步功能。 | 開 |
改進的輸入響應[原文如此] | 改善輸入延遲,但會增加電池消耗。 | 關 |
超大的新 UI[原文如此] | 切換是否啟用特大號版本的GUI。 | 關 |
畫質提升 | 提高支援NVIDIA DLSS 2.0的GeForce RTX顯示卡的畫格率。 | 關 |
光線追蹤 | 切換光線追蹤功能。 | 關 |
能見度[原文如此] | 修改地形的顯示距離,以及植物的顯示距離,如透明樹葉、農作物和動畫紋理。滑塊上有2-10節可用,最大範圍為4-96個區塊。
|
因裝置和平台而異 |
光線追蹤能見度[原文如此] | ||
VR 能見度[原文如此] | ||
最大畫格率 | 修改遊戲可到達的最大畫格率。 | 無限制 |
抗鋸齒 | 調節抗鋸齒值,以使圖片變得平滑並消除其邊緣的鋸齒。
|
4 |
VR 抗鋸齒[原文如此] | ||
3D 繪製[原文如此] | 切換3D繪製功能。 | |
啟用鏡子紋理[原文如此] | 切換鏡像紋理功能。 | |
手控器指針可見[原文如此] | 切換指針是否顯示在手柄的位置。 | |
手控器指針可見[原文如此] | 應譯為「手柄位置可見手臂」,切換手臂是否顯示在手柄的位置。 |
音訊[編輯]
選項 | 描述 | 預設 |
---|---|---|
主要[原文如此] | 調節遊戲的總音量大小。 | 100% |
音樂 | 調節遊戲音樂的音量大小。 | |
聲音 | 調節遊戲音效的音量大小。 | |
環境 | 調節環境音效和煙火的音量大小。 | |
方塊 | 調節方塊(如鐵砧、儲物箱和門等)的音量大小。 | |
敵對生物 | 調節敵對生物的音量大小。 | |
友好生物 | 調節友好生物的音量大小。 | |
玩家 | 調節玩家的音量大小(如丟棄物品、受傷音效等)。 | |
唱片機/音階盒 | 調節唱片機和音階盒發出音樂的音量大小。 | |
天氣 | 調節降雨和暴風雨的音量大小。 | |
文字轉語音輸出 | 調節文字轉語音的音量大小。 |
全域資源[編輯]
修改資源包和行為包設定。
儲存[編輯]
刪除或修改世界、資源包、行為包、緩存資料以及世界模板。
選項 | 描述 | 預設 |
---|---|---|
檔案儲存位置 | 選擇世界儲存位置。 | 不同平台會使用不同的儲存(外部或應用程式) |
清除市集緩存 | 清除市集資料夾中的緩存內容。 |
語言[編輯]
選擇遊戲使用的語言,可用語言:
名稱 | 語言 | 代號 | 以此作為官方語言的地區 | [隱藏]加入版本 |
---|---|---|---|---|
Bahasa Indonesia | 印尼語 | id_ID | 印度尼西亞 | 1.1 (build 1) |
Dansk | 丹麥語 | da_DK | 丹麥,法羅群島 | 1.1 (build 1) |
Deutsch | 德語 | de_DE | 德國、奧地利、瑞士、列支敦士登、盧森堡、比利時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English (United Kingdom) | 英式英語 | en_GB | 英國、印度、新加坡、愛爾蘭等 | Alpha 0.15.0 |
English (US) | 美式英語 | en_US | 美國、加拿大 | Pre-release |
Español (España) | 西班牙語 | es_ES | 西班牙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Español (México) | 墨西哥西班牙語 | es_MX | 墨西哥 | Alpha 0.12.1 |
Français québécois | 加拿大法語 | fr_CA | 加拿大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Français | 法語 | fr_FR | 法國、比利時、摩納哥、瑞士等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Italiano | 意大利語 | it_IT | 意大利、瑞士、聖馬力諾、梵蒂岡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Magyar | 匈牙利語 | hu_HU | 匈牙利 | 1.1 (build 1) |
Nederlands | 荷蘭語 | nl_NL | 荷蘭、比利時、阿魯巴島、庫拉索島、聖馬丁、蘇裡南 | 1.0.3 (build 1) |
Norsk Bokmål | 巴克摩挪威語 | nb_NO | 挪威 | 1.1 (build 1) |
Polski | 波蘭語 | pl_PL | 波蘭 | 1.1 (build 1) |
Português (Brasil) | 巴西葡萄牙語 | pt_BR | 巴西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Português (Portugal) | 葡萄牙語 | pt_PT | 葡萄牙、安哥拉、莫桑比克等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Slovenčina | 斯洛伐克語 | sk_SK | 斯洛伐克 | 1.1 (build 1) |
Suomi | 芬蘭語 | fi_FI | 芬蘭 | 1.1 (build 1) |
Svenska | 瑞典語 | sv_SE | 瑞典、芬蘭 | 1.1 (build 1) |
Türkçe | 土耳其語 | tr_TR | 土耳其 | 1.1 (build 1) |
Čeština | 捷克語 | cs_CZ | 捷克 | 1.1 (build 1) |
Ελληνικά | 希臘語 | el_GR | 希臘、塞浦路斯 | 1.1 (build 1) |
Български | 保加利亞語 | bg_BG | 保加利亞 | 1.1 (build 1) |
Русский | 俄語 | ru_RU | 俄羅斯、哈薩克斯坦、吉爾吉斯斯坦等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Українська | 烏克蘭語 | uk_UA | 烏克蘭、德涅斯特河沿岸 | 1.1 (build 1) |
日本語 | 日語 | ja_JP | 日本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簡體中文(中國) | 簡體中文 | zh_CN | 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繁體中文(台灣) | 繁體中文 | zh_TW | 台灣、香港、澳門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
한국어 | 韓語/朝鮮語 | ko_kr | 韓國,朝鮮,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| Alpha 0.11.0 (build 1) |